原标题:取消就业报到证 高校如何跟进新政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组部、人社部、教育部、公安部、国资委日前发布的《关于做好取消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有关衔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2023年起,不再发放《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全国毕业研究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统称“就业报到证”),取消就业报到证补办、改派手续,不再将就业报到证作为办理高校毕业生招聘录用、落户、档案接收转递等手续的必需材料。
就业报到证诞生于2000年,是由派遣证转化而来,一直以来都发挥着促进高校毕业生与社会接轨的作用。就业报到证规定了持证者报到时间、地点和部门。报到证一式两联,上联叫就业报到证,由毕业生本人持有,报到时交给用人单位,成为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下联叫就业通知书,装入毕业生档案存档。
同时,就业报到证也是毕业生办理落户、档案投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口迁移等手续的依据。由于就业报到证上的日期是工龄的开始年限,因此毕业生后续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审、工龄和养老金计算等,都需要就业报到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再加上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普及使用,就业报到证存在的必要性在不断下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选择。因此,取消就业报到证,是社会信息化不断增强和简政放权给毕业生“减负”的突出表现,这一措施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社会管理成本,是管理和政策与时俱进的突出表现。
鉴于报到证在企业、高校毕业生和高校之间曾经承担的重要功能,取消报到证也会给高校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操作中带来一系列困难和问题,需要总结梳理问题、完善应对措施。
一是高校就业数据收集和就业信息统计难度增大。取消了就业报到证后,高校缺少了一个重要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统计来源,对于哪些学生已经找到了工作,去哪些单位就业等重要信息与真实情况,学校往往难以掌握,或将对学校精准开展就业指导和校园招聘活动产生一定影响。
二是高校与用人单位信息沟通衔接难度增大。就业报到证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纸质版的签约材料和就业信息系统内的数据一致,确保毕业生只能到一家用人单位就业,发挥了重要的衔接作用。就业报到证取消后,纸质版签约材料和就业信息系统的衔接会是工作的难点,否则会出现一名毕业生与多家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或中途随意更换用人单位的情况,给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以及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追踪调研带来负面影响。
三是高校对毕业生的权益保障、就业指导和管理难度增大。就业报到证通常有助于毕业生选择合适的工作机会和发展方向,而它的取消,会让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职业能力塑造、行业选择、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困惑。此外,过往毕业生落户和档案接收转递都高度依赖报到证,取消后对高校的归档管理、学生处理就业相关手续办理的自主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处理不当,会出现手续办理流程未捋顺、手续办理难等情况。
为应对取消报到证后可能产生的问题,高校应在信息化平台建设、相关部门协作、用人单位联系与合作等方面拿出相应举措,确保取消毕业证后的衔接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就业流程制定相关工作。学校要及时跟进就业政策的变化,制定完善的就业流程,及时向毕业生和教职员工宣传解读相关政策,确保新就业规定和流程的推广度、认知度。
二是加强部门协同,提升毕业生就业工作信息化水平。高校要将毕业生及时填报“全国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登记系统”作为离校手续的必要环节:到户籍和档案接收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时,教育部门应根据需要和毕业生本人授权,提供其离校时相应去向登记信息查询核验服务。同时,高校应根据毕业生特点,针对性地加强毕业生日常就业系统的设计和管理,为后续开展数据统计分析、就业质量监管评估、就业指导服务和就业市场开拓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三是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宽度和深度。取消报到证后,学生需要自行办理就业相关手续和事宜,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对新流程有个适应的过程,学校应相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咨询服务,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协助学生完成就业相关手续和事宜的办理;高校可以通过职业规划指导、就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辅导等方式,帮助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积极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
四是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多措并举做好市场开拓工作。高校应主动出击、访企拓岗,加强与各类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搭建校企信息沟通和交流平台,促进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合作、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强化校友资源的管理和利用。通过建立完善网络就业平台,以毕业生创业支持等手段加强毕业生与企业的对接,增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需求的双向了解。
五是完善毕业生档案归档管理流程。根据新的政策,高校应建立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毕业生档案的完备性、可靠性和易查性。同时,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快速、准确、便捷的档案查询和管理。
(光明日报)
标签: